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快讯 >  
农高会朋友圈 | 李海平:科技“串”起“金葡萄”
来源: 中国农科新闻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15 17:24:33


(相关资料图)

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。在位于杨陵区揉谷镇产业路的杨凌高科农业体验园里,职业农民李海平的精品葡萄已经先后进入采摘热销期。近年来,得益于智能化、科技化的管理模式,李海平的葡萄既成示范“金果子”,又成增收“钱串子”,让葡萄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,实现了数量质量“双提升”。

一大早,记者来到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海平的葡萄种植大棚内,只见串串晶莹剔透、形态各异的葡萄掩映在绿叶下,散发着阵阵果香。李海平正忙着记录最近鲜食葡萄的销售情况,同时为下一阶段葡萄采摘销售作准备。“我这园区里边现在有21个品种,目前夏黑、户太已经全部销售完了,最近正在销售金手指、早蜜和红巴拉多。”提起最近的销售“战况”,李海平笑得合不拢嘴。

作为种植了近15年葡萄的“老把式”,从最初采用传统模式种植,到如今开拓高端市场成为杨凌葡萄产业发展“引领者”,李海平不仅积极对旧品种更新换代,还主动引进高新管理技术,让小小葡萄串起乡村振兴“大经济”。“我从2009年就开始种植葡萄了,传统种植方法下葡萄品质低下,产量还低,完全是靠天吃饭。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葡萄从众多葡萄中脱颖而出,我有自己的绝招——测土肥配方技术。”李海平告诉记者。

李海平所说的测土肥配方技术,就是利用传感器精准采集大棚内空气温度、湿度以及土壤肥力、水分这些数据,然后通过电脑合理调控生长环境,从而灵活控制大棚内水肥供给量和供给时间,实现葡萄精准“喂养”。而李海平与大棚智能化种植设备的“邂逅”,还要得益于2014年杨凌农高会,“那时候大棚普遍使用滴灌,不仅耗时,浪费还多,通过物联网技术,我就知道土壤缺什么补什么,这样既针对性的提高了果树抗体,也节省了资源,一举两得。”

据了解,引进“物联网系统”后,李海平的大棚实现了自动操作,适时浇灌。同时,6年时间内智能控制系统先后升级了3次,从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,从局域网控制到互联网控制,成为杨凌示范区职业农民中最具代表性的设施农业种植基地。此外,为了把控葡萄品质,李海平将每亩地葡萄产量都控制在2000斤左右。截至目前,葡萄商品率从65%—70%上升至90%左右,园区年利润超过了50万元,擦亮了杨凌现代农业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
最近两天,李海平又开始准备一件大事。他从第三十届农高会杨凌示范区动员部署大会上得知,今年,杨凌将全域设置农业技术田间推广展示板块,全方位展示杨凌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科技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、打造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窗口平台新进展、新成效。

而作为农高会的“老主顾”,李海平已经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:“我要赶紧将园子里的新品种、黑科技整理一下,到时候,不仅要从农高会上‘取经’,还要借助这个机会将杨凌的先进经验展示出来,热情迎接农高盛会的到来!”

标签:

X 关闭

class="ad_desc">广告

X 关闭